聚焦“百千万工程”|探微寻梦实践团:直面困境,共探乡村振兴路径

发布者:徐海丽发布时间:2025-08-15浏览次数:10

2025年7月5日至12日,广东财经大学探微寻梦实践团深入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南芦村,通过座谈、走访、问卷、实地勘察等多种方式,围绕“百千万工程”推进情况展开全方位调研。调研团队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文化传承、民生需求等核心议题,摸清村庄发展家底,直面现存难题,收集村民期盼,为南芦村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绘制精准蓝图。

  一、首日调研:深耕细察谋发展,直面难题明方向     

7月5日清晨,调研工作正式启动。团队以“摸清家底、破解难题、谋划长远”为目标,首站深入南芦村一线。 在座谈会上,支委委员彭俊毅直指村域经济核心问题。作为支柱产业的五金产业,虽有多年积累的规模效应,却陷入“传统路径依赖”困局: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成本压力,同质化竞争挤压利润空间,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五金厂的存续直接关乎集体经济与村民就业增收,成为亟需破局的关键。

图片    

图1探微寻梦实践团和彭俊毅交流 

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苏全球结合村庄规划图,系统阐述《2025年杜阮镇南芦村打造“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重点项目》,从基础设施升级、产业布局优化到生态环境整治、公共服务提升,展现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坚定决心与清晰思路。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尹紫莲则以务实行动为调研团队提供生活保障,诠释基层担当与村民对发展的热切期盼。 

下午的实地调研中,团队发现多重现实挑战。教育领域,受出生人口减少影响,蓝精灵幼儿园因生源锐减、运营成本攀升而濒临倒闭,折射出农村学前教育的严峻现状。经济结构方面,村庄依赖工业区地皮租赁和农贸市场,商业形态单一,亟待探索多元化路径。    

图片

图2彭俊毅介绍村庄的基本情况  

文化传承与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核心议题。苏氏祠堂转型为老年活动场所,粤剧表演、棋艺交流等民俗活动丰富村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人才奖励机制与公益公示机制提升了村民参与度。但三线整治遭遇运营商方案分歧、新旧管线衔接难题及老旧电线安全隐患;停车位不足与车辆乱停乱放导致交通效率低下、安全风险加剧。 

调研团队还通过问卷与走访收集民意。村民肯定房屋翻新、道路修缮、卫生改善等成果,同时建议发展乡村旅游、完善交通,并希望借鉴彩虹村经验通过色彩改造美化村容。    

图片

图3探微寻梦实践团成员发放问卷  

二、次日调研:聚焦产业困境,探寻农工融合新机     

7月6日,彭俊毅主任带队走访“工改工”项目与农业改造区域,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 

五金产业作为近九成收入来源的支柱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徐老板经营的五金厂扎根十年,产品销往欧美,但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订单量锐减,客户预订周期从半年缩短至两个月,订购量大幅缩水;劳动力方面,年轻劳动者诉求多元,闷热厂房与高强度劳作导致员工流动性极大,快速离职现象频发。徐老板以“减少生产人员、削减福利”的“开源节流”策略应对,同时对村委降租、政策引导及安全培训等支持表示认可。工业区内锈迹铁门、紧闭卷帘门与招租广告,直观展现行业困境。 

 图片  

图4 探微寻梦实践团和五金产业代表谈话 

 图片

图5探微寻梦实践团实地参观五金生产  

在乡村特色产业探索中,路仔水鱼塘经营者谭老板通过抖音引流,凭借毗邻主干道的交通便利、生态化治理水源及停车保障,将鱼塘打造成热门休闲垂钓地。但客流量受季节影响显著,旺季每日约50人,淡季仅二十人左右,天气成为关键制约因素。 

醉乡里百果园负责人王老板承包经营11年,以草莓为主打产品供应永利地区商超,引入无人机喷药、自动化喷淋等现代化技术提升效率。然而,果苗培育成活率风险高,产量增长易引发市场饱和与价格下跌,经济压力较大,目前依赖前期资金维持运营,亟待平衡产量与市场需求。    

图片

图6 参观果园,与种植户了解情况  

团队还观摩农田整治成果,了解无花果、青枣、马齿苋、木薯、姜等特色农作物种植情况,直观感受农业发展的机遇与瓶颈。    

图片

图7 青枣养护  

三、后期调研:多维勘察聚共识,规划落地谋实策     

7月7日~7月9日,团队依据前期调研,对村内道路及建筑展开全面勘察,从居民区、农业区、工业区三个模块入手,分析预设方案的可行性、成本与实施困难,绘制地标建筑并记录规划想法,为后续改造提供详实数据。 

勘察后,团队与彭俊毅主任围绕文化活动、乡村旅游及土地使用展开访谈。南芦村集体性大型活动较少,但尊老爱老传统鲜明:九九重阳敬老活动在球场搭棚设宴,配文艺表演;定期老人生日会有集体唱生日歌、分发糕点玩具等环节,凝聚乡村温情,成为乡风文明建设亮点。 

尹紫莲带领团队前往山水四合院江门市邑家人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调研。人事经理余总介绍,企业以菜品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挖掘地域特色推出黑松露烤鸭等地标美食;通过抖音直播线上推广,实现线上线下高效转化;以定制生日菠萝包与气氛表演提供情绪价值,采用“农庄+酒店”模式定位中高端消费人群,总部设于南芦村,已在广州、深圳开设分店,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图片

图8 探微寻梦实践团和余总交流    

图片

图9 余总为探微寻梦实践团介绍山水四合院的特色  

在凉瓜种植基地,团队了解到杜阮凉瓜市场辐射有限,以自产自销为主,电商占比待提升。其销售期集中在5-6月,价格稳定在每斤14-15元,虽有本地口碑,但需突破地域限制扩大影响力。    

图片

图10 探微寻梦实践团和凉瓜种植户了解凉瓜的种植 

团队召开专题讨论会,围绕法治公园建设、墙绘方案优化及农产品推广凝聚共识。黄丽嫦建议法治公园融入本土元素,墙绘聚焦乡村风貌与民俗故事并加入流行元素;针对杜阮凉瓜,团队提出深加工开发糕点、饮品等创意产品,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结合电商与线下渠道拓宽市场。  

结语        

此次为期五天的实地调研,团队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文化建设、民生需求等多维度切入,全面掌握南芦村在五金产业转型、农业特色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机遇与困境。调研成果不仅为南芦村乡村振兴规划提供了可落地的思路,更彰显了高校实践团队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为后续精准施策、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推进及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11 探微寻梦实践团结束调研与南芦村村委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