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炽热,阳光如瀑。我院多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如火如荼地奔赴乡镇前一线,把“百千万工程”的火热现场当作青春课堂,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青年注脚。近日,学院党委书记黄东阳、党委副书记阮方明、团委书记巫健坤一行前往东莞市莞城街道,走访慰问正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莞蕴新辉实践团成员并指导实践活动。莞城街道团工委书记黎润锋等热情迎接。

图为广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学院领导、莞城街道团工委领导、莞城街道西隅社区领导、莞蕴新辉实践团成员合影
实探东莞记忆首开区: 传统街区新生机,专业知识活文化传承
在黎润锋的带领下,黄东阳一行参观了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项目。黎润锋介绍,该项目秉持“修旧如旧”原则,在保护中兴路街区、珊洲河、西城楼公园等岭南传统风貌基础上,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进行修缮更新,并引入老字号旗舰店、新兴商业业态及长租公寓等多元主体,着力构建“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商业生态体系,重振街区活力。

图为在黎润锋的带领下参观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项目
“东莞记忆项目还潜藏一个比建筑更难修补的裂缝 ——‘文化叙事者断层’,即真正懂东莞本土历史、又能用现代语言转译给年轻人的关键人才极度稀缺,且现有团队结构难以孵化这类人才。”黎润锋向实践团分享道。对此,黄东阳提出:“人才缺失是文化传承工作面临的巨大问题。一方面,学院鼓励专业教师带队深入基层开展文化传承调研,将学术研究与保护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创新感兴趣的学生团队,鼓励其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数字技术等专业知识参与非遗活化项目,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文化传承事业。”
对话赋能发展: 校地联动共绘基层发展新蓝图
为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深化校地联动,完成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项目实地调研后,在黎润锋的主持下,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在莞城街道西隅社区居委会召开。双方代表围坐一堂,围绕“百千万工程”实践成果及深化合作路径展开深入交流。

图为在莞城街道西隅社区居委会召开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
座谈会上,莞蕴新辉实践团队长王清霞首先感谢学院领导及实践地的大力支持,并分享了团队在莞城街道开展社区走访调研、摄影宣传、新媒体运营、学习非遗技艺及开办“社区嵌入式”非遗课堂的经历,交流了实践中的经验、亮点与不足。

图为实践团队长王清霞在座谈会上发言
黎润锋对学院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实践团成员们的工作表示给予充分肯定,他谈到自2024年6月与学院共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以来,双方合作顺畅,成果丰硕。未来,莞城街道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为高校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推动更多优质社会实践项目落地社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发展的双赢局面。

图为莞城街道团工委书记黎润锋在座谈会上发言
黄东阳对莞城街道团工委给予实践团的大力支持和悉心关照表示衷心感谢,并勉励同学们要珍惜基层社会实践的宝贵经验,将每次实践视为“行走的课堂”,促进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通过“百千万工程”精准对接基层发展与文化传承需求,切实做到“以学促用、以用育才”。

图为学院党委书记黄东阳在座谈会上发言
本次座谈会,多方就下一阶段如何深化校地合作、拓宽实践渠道、提升服务效果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本次会议既是阶段性总结,更是深化合作的新起点,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社区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